织物在不同纱间摩擦下产生的应变能,应变能由机织物在弹道侵彻过程中变形量决定的,更高的应变能往往意味着机织物在抵抗弹丸侵彻过程中产生 了更大的变形量。
分析可知,在不同的摩擦系数下,平纹机织物产生的应变能要大于斜纹机织物而缎纹机织物最低。
织物在不同纱间摩擦下产生的摩擦能,摩擦做功的量与接触面积成正比,平纹机织物中纱线与纱线之间的接触面面积要远大于斜纹机织物与缎纹机织物,故随着摩擦系数的
增加平纹机织物的响应相较于其他两种机织物结构要更加灵敏。与机织物吸收的总能量以及机织物在弹道侵彻过程中产生的应变能相比,增加摩擦系数后通过接触做功产生
的能量要远小于吸能的总量以及应变能。

摩擦能-时间曲线 摩擦能总量

等离子清洗机处理前后芳纶纤维的表面形貌:(a)0 s;(b)20 s;(c)30 s;(d)40 s;(e)50 s
结论分析
1.对比等离子清洗机处理前后芳纶纤维的表面形貌可知,等离子体处理前芳纶纤维表面较为光洁并未出现明显的凹坑或刻蚀。
2.经过等离子清洗机处理过程后,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刻蚀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受激发粒子位于等离子体中,这些受激发粒子不断轰击芳纶纤维表面造成的。芳纶纤维的表面粗糙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一种递增的总体趋势。
3.当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超过40 s时,表面刻蚀现象的增加趋势相较于 之前表现的并不明显。这是由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增加了等离子体在同一位置出 现重复刻蚀的可能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纤维的表面粗糙度不会产生明显的增加趋势。 (并不是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